
LYDCS-3300B便攜式直流系統接地故障定位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一、 使用須知
當你對LYDCS-3300 便攜式直流接地定位儀進行操作前,請認真閱讀本用戶手冊,并嚴格遵守本手冊的要求,任何不正確的操作都可能導致人身傷害或設備損壞。
LYDCS-3300 便攜式直流接地定位儀是一種高精密儀器,設備內部不含有任何維修配件。在設備出現故障時,請盡快聯系我們進行維護,切勿擅自維修,這樣可能擴大故障范圍及影響設備以后的售后服務。
1.1 使用要求:
產品技術規格要求必須嚴格遵守。
只有接受培訓并仔細閱讀本手冊的人員,才能對設備進行操作、使用。
1.2 有關配線:
本裝置配有與直流系統連接的三芯電纜,該電纜在出廠前經嚴格測試,符合使用標準,請勿私自使用未經認可的電纜替換,如有缺失,請聯系我們。
1.3 有關操作:
雖裝置不含高壓部分,但需與直流系統連接,系統電壓會危及人身保障,必須遵守電力操作規程,做好人體絕緣措施。
當裝置發生故障時,請及時使裝置脫離系統,并盡快聯系我們對設備進行維護,切勿繼續使用。
1.4 有關廢棄:
廢棄的元、部件,請按照工業廢物處理。
我們會對每一位涉及到裝置使用的人員進行一定的技術培訓,并且使每一位相關人員對本手冊的操作內容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理解,所有的相關人員必須對一般的使用規則和標準的低壓電氣設備使用過程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此外還必須嚴格遵守本手冊介紹的知識。
LYDCS-3300B便攜式直流系統接地故障定位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章 簡介
LYDCS-3300是采用新微計算機技術的新產品。在硬件上,信號發生器、檢測器雙層抗分布電容設計,消除分布電容影響;配置精度高、線性度好的傳感器,直流信號檢測靈敏度高達0.01mA,有效保證了采集的數據的準確;在軟件上,利用了模糊控制理論和通信的噪聲理論,并依據直流系統的特點優化了算法,即使系統有大分布電容的干擾、電磁脈沖干擾和其它噪聲干擾的影響,也能準確地判斷出接地故障點,為接地故障的查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可對各種直流接地故障進行查找和精準定位,并精準計算該支路接地阻抗值。
2.1 產器特點:
LYDCS-3300具有自適應各個電壓等級的直流系統,具有智能化的接地點方向判斷功能,能夠快速、準確地定位出多點接地、高阻接地、正負極接地、環路接地等各種接地故障,
2.2 友好的人機界面:
LYDCS-3300 人機界面簡潔、清晰,操作簡單,形象的絕緣指數顯示和實時的波形顯示,直觀地反應出各檢測支路的絕緣程度及接地故障點方向。
2.3 高精度檢測:
LYDCS-3300 采用高精度傳感單元(分辨率達0.01mA),具有精度高、線性好、檢測范圍寬,能實現對多點接地、高阻接地的定位。
2.4 抗干擾能力強:
LYDCS-3300能有效排除交直流串電故障,不受接地故障點距離限制,通過軟硬件上的合理設計,能抗系統各種復雜紋波干擾,實現對接地點的精準定位。
2.5 輸出功率小:
LYDCS-3300根據直流系統現場的實際情況,信號發生器可智能式產生1.0~5.0mA 的信號電流,功率小于0.05W,保障直流系統的可靠運行。
2.6 人性化的外觀設計:
LYDCS-3300 采用工程力學的外形設計,使用舒適,重量輕巧,攜帶方便。
2.7 嚴格選用優良的元器件,科學的生產管理,保證裝置的高靠性。
LYDCS-3300B便攜式直流系統接地故障定位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第三章 裝置原理
本裝置由信號發生器、檢測器、鉗表三部分組成
3.1 裝置的內部工作原理:
3.1.1 信號發生器內部工作原理:
3.1.2 檢測器內部工作原理:
3.2 接地檢測原理:
3.2.1信號發生器檢測原理:
當直流系統發生接地故障或絕緣降低時,信號發生器自動對直流系統進行分析,顯示系統的電壓等級、正負極對地電壓、接地故障的極性和接地總阻抗。同時向直系統發出低頻檢測信號,通過輸出信號的智能反饋,對信號實施精準控制,進一步確保輸出信號和提高接地故障定位的準確。
3.2.2 檢測器檢測原理:
檢測器通過高精度鉗表感應各回路(支路)的接地電流信號(發生器發出的接地電流信號),并顯示接地故障程度和方向,順著對接地電流信追蹤查找,定位出故障點。
LYDCS-3300B便攜式直流系統接地故障定位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第四章 技術參數
適用直流系統電壓:220V±15%,110V±10%,48V±10%,24V±10%,或用戶定制其它電壓等級;
抗對地分布電容范圍:系統對地總電容≤100uF,單支路對地電容≤5uF;
信號發生器輸出功率: ≤ 0.05W
信號發生器測量范圍:
母線對地電阻測量:0-1000 KΩ;
系統對地容抗測量:0-1000 KΩ;
檢測器精度:< 10uA;
檢測器對接地故障定位范圍:
220V直流系統: 0 ~ 500 KΩ
110V直流系統: 0 ~ 250 KΩ
48V直流系統: 0 ~ 125KΩ
環境溫度:-35℃~ +50℃;
相對濕度:≤ 95% (不結露)
總質量: 2 kg
外形尺寸(包裝箱):380x280x120(mm)
LYDCS-3300B便攜式直流系統接地故障定位儀面向原先老客戶免費升級第五章 人機界面
LYDCS-3300 便攜式直流接地定位儀采用大屏幕的漢化液晶和LED發光管顯示,通過按鍵實施操作。
5.1 面板外觀與布局
5.1.1 信號發生器的外觀與布局:
“電源”燈亮 說明信號發生器已開啟。
“正常”燈亮 說明系統無接地故障。
“正極接地”燈亮 說明系統發生正極接地故障。
“負極接地”燈亮 說明系統發生負極接地故障。
“開關”按鍵 信號發生器的電源開關鍵
說明:
滑動開關位置位于:
左(1檔):信號發生器處于自動監測功能,時刻對直流系統進行監測并及實時更示系統相關參數的顯示。主要用途是查找系統出現一般性接地故障。信號強度為1.4mA 。
中(2檔):信號發生器處于自動監測功能,時刻對直流系統進行監測并及實時更示系統相關參數的顯示。主要用途是查找系統出現一般性接地故障。(該檔為出廠默認設置)信號強度為6mA 。
右(3檔):信號發生器處于接地故障自鎖定功能,當直流系統一經出現接地故障,發生器只對系統進行一次分析后,自動鎖定狀檢測結果和發送信號狀態,不對系統參數的變化進行跟蹤。主要用途是查找系統的間歇性接地和接地阻抗頻繁跳變等特殊接地故障。信號強度為6mA。
5.1.2 檢測器的外觀與布局:
“電源燈”燈亮 說明檢測器已開啟。
“電源”按鍵 是檢測器的電源開關鍵。
“功能切換”按鍵 是檢測器在功能選擇界面下的“快速檢測” 、“完整檢測” 和“在線檢測”三個功能之間的切換鍵。任何時候按功能鍵,跳轉到功能選擇界面。
“檢測”按鍵 當檢測器選定其中一種檢測功能時,每按一次“檢測”鍵,檢測器就進行一次新的測試。
檢測器背面與布局:
5.1.3 鉗表的外觀與布局:
“鉗頭” 用于鉗住被測的電纜。
“方向標示” 標示接地故障參考方向。
“鉗表開合按鍵” 按下打開鉗表,松開合上鉗表。
“電源燈”亮 說明檢測器與鉗表已連接,鉗表和檢測器均處于開啟狀態。
“鉗表輸出電纜” 是鉗表把采樣信號輸出到檢測器的連接電纜。
近日,一組名為“無處安放”的攝影作品走紅網絡。公眾**集中看到如此多城市正在面臨的廢舊共享單車堆積場景。畫面中,數萬輛共享單車無序堆放在城市的空地,高達數米。有網友感慨,看完要犯密集恐懼癥了。這組攝影作品是由55歲自由攝影師吳國勇拍攝的。他利用半年時間,從深圳出發,尋訪各地近30個城市45個共享單車墳場,共拍攝1萬余張照片,見證著共享單車光鮮背后的慘淡容貌。(11月13日《北京青年報》)
這組畫面非常震撼,在寂寂無人的場地上,大量閑置共享單車堆積成山,變成所謂的共享單車“墳場”。而且,不僅是一個城市這樣子,攝影師尋訪各地近30個城市45個共享單車“墳場”,所見到的場景都差不多,只是數量多寡、面積大小的差異。顯而易見,共享單車“墳場”乃是普遍存在的現象,在各地城市都能見到,之前媒體也多有曝光,亦曾引起社會輿論的關注,此次以集體亮相的形式,給公眾的視覺沖突力度更強大。
共享單車由興起到火爆,再到花果凋零,僅用了三年的時間,堪稱互聯網領域的一個奇跡,乃是在資本與商業模式的雙重合力下,所快速催熟的一個產品。由于其市場成長速度太快,短時間內眾多參與者蜂擁而至,造成大家都在拼搶地盤,無心去扎扎實實做基礎工作,導致市場非常浮躁,虛假繁榮的數據掩蓋了問題。
此前,各地城市街道,在很短的時間內,被大量五顏六色的共享單車占領,影響到市民正常出行,加上很多共享單車出現破損、毀壞,無法騎行而遭到閑置。而在市場進入競爭過剩之后,大批共享單車平臺倒閉,生產訂單陡然消失,相關產業鏈頓時陷入危機,大量共享單車遭到閑置、廢棄,無人收拾殘局。而這些閑置、廢棄的共享單車,被城市管理者集中清理掉,就變成了“無處安放”的“墳場”。
表面上看,共享單車“墳場”是行業衰落的結果,令很多人對該行業產生質疑,認為是在浪費社會資源,屬于一個失敗的項目。其實不然,無論哪個行業,都會經歷類似的興衰周期,通過市場競爭來優勝劣汰,似乎會造成資源浪費。可這些遭到淘汰的資源都會被重新整合、利用,進入新的經濟循環里。
而且,共享單車“墳場”都是臨時存放的場所,經過一段時間后,就會被重新拉走,要么重新進入市場,要么進入回收環節,這兩種都是資源重新利用的證明,也是其它行業都存在的過程,只是大眾對共享單車接觸更多、更熟悉罷了,才會產生諸多不理解。因此,對于共享單車“墳場”,大眾不必太過悲觀,要理性看待行業興衰周期,用經濟常識看待市場競爭。
市場不相信眼淚,每一個行業都是從無到有,從不完善到完善,都有試錯的過程,市場競爭只是書本的理論,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存在。事實上,共享單車行業并未消亡,在“剩者為王”互聯網原則支配下,活下來的幾家平臺,日子過得更好了,市場競爭壓力減輕了,億萬用戶依然在使用共享單車出行,就是好的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