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網常州供電公司自主研發的GIL管廊在線監測系統上線,將總長800多米的220千伏卞檢線GIL管廊與500千伏雉武線GIL管廊全部納入智能化監測網絡。
GIL具有傳輸容量大、損耗低、可靠性高的優勢,但由于其為封閉式結構,需要運維人員趕至現場,使用紅外測溫儀、微水檢測儀等進行檢測。
這個GIL管廊在線監測系統設有分布式光纖測溫、六氟化硫氣體綜合檢測、避雷器泄漏電流監測等7種監測模塊,利用布置在GIL管廊內的310余套各類智能傳感設備,能夠實時捕捉溫度異常波動、氣體成分變化、管體沉降偏移等7個關鍵參數,實現“狀態全透明、隱患早發現、風險可預控”的GIL設備精益化管理目標,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一、主要特點(LYXCS-3000電力體制改革“全自動變壓器消磁機”試驗過程十分簡單)
1、適用于35KV及以上大型電力變壓器投運前消除剩磁。
2、消磁速度快,三相變壓器消磁一次至兩次即可。
3、儀器設有自動測試和手動測試。
4、*大消磁電流10A,設有自動、10A、5A、1A、500mA、200mA 共六檔消磁電流,滿足用戶的不同測試需求。
5、現場使用220V交流電源即可。
6、消磁過程中顯示進度百分數。
7、儀器操作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攜帶方便。
二、主要技術指標及使用條件(LYXCS-3000電力體制改革“全自動變壓器消磁機”試驗過程十分簡單)
1、主要技術指標:
消磁電流 自動、10A、5A、1A、500mA、200mA 共六檔。
外形尺寸 400mm×310 mm×160 mm(長*寬*高)
重量 6.5kg
2、使用條件
環境溫度 -10℃~50℃
環境濕度 ≤85%RH
工作電源 AC220V±10%
電源頻率 50±10 Hz
三、面板功能介紹(LYXCS-3000電力體制改革“全自動變壓器消磁機”試驗過程十分簡單)
儀器面板示意圖如下所示:
消磁輸出:接被消磁試品的變壓器套管
電源開關:AC220V電源開關
交流220V:工作電源,接AC220V電源插座
接地端子:與地線連接
液晶屏:顯示操作提示、消磁狀態和進度
復位:功能一:選擇自動和手動模式
功能二:選擇電流檔位
功能三:中斷儀器工作
功能四:返回初始界面
啟動:啟動消磁電流輸出
四、使用說明(LYXCS-3000電力體制改革“全自動變壓器消磁機”試驗過程十分簡單)
儀器操作步驟如下:
1、用電源線將儀器與外部AC220V電源連接,用接地線將接地端子與大地連接,消磁輸出端子接變壓器高壓側的被消磁相,如不清楚具體哪相剩磁大,可分兩次消磁(AB,BC),消磁輸出不分正負。
2、接好測試線后,打開電源開關,儀器顯示:
3、按復位鍵選擇自動消磁或手動消磁。
●自動消磁模式操作說明
① 若選擇自動消磁,按測試鍵,開始消磁,液晶屏顯示:
② 進度顯示達到100%后,液晶屏顯示:
③ 顯示“消磁結束”后,按復位鍵,蜂鳴器提示放電結束。此相消磁完成。若需對其它相消磁,按復位鍵,重復以上過程即可。
●手動消磁模式操作說明
① 若選擇手動消磁,按測試鍵,選擇消磁電流,液晶屏顯示:
②按復位鍵循環選擇10A、5A、1A、500mA、200mA消磁電流,選中電流后,按測試鍵,儀器開始對被測試品消磁,液晶屏顯示:
③ 進度顯示達到100%后,液晶屏顯示:
④ 顯示“消磁結束”后,按復位鍵,蜂鳴器提示放電結束。此相消磁完成。若需對其它相消磁,按復位鍵,重復以上過程即可。
4、消磁結束后,請先關掉電源,再拆除測試線、接地線。
目前,省級電力現貨市場負荷側基本以“報量不報價”形式參與市場出清,并且負荷側按照統一的發電節點加權平均電價進行結算。
“報量不報價”意味著申報負荷是剛性負荷,無論市場出清電價高低均可接受。在這種情況下,負荷參與日前市場是沒有積極性的,并且申報負荷如果中標,那么這個中標量還必須按照日前出清電價進行結算。日前市場的設計初衷是為發電和負荷提供一個規避實時市場電價波動的金融避險工具,“報量不報價”的參與方式使得日前市場的金融避險功能在負荷側失效,這是在大多數省級市場負荷側普遍不愿意參與日前市場的主要原因。此外,目前省級日前市場出清使用的負荷是預測總負荷,預測總負荷減去申報負荷后得到預測電網代購負荷。換言之,申報負荷的唯依作用是用來計算預測電網代購負荷,其實質上對市場出清電價沒有任何影響。
負荷側按照統一的發電節點加權平均電價進行結算具有以下優點:其一,不同節點用戶的用電價格相同,避免了改革初期利益調整過大;其二,發電側總收入等于用電側總支出,人為使得阻塞盈余為零,避免了改革初期引入金融輸電權分攤阻塞盈余的困局。負荷側取發電節點加權平均電價做法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首先,電價的地理價值信號完全被忽略,用電價格的“大鍋飯”使得不同節點、不同供電成本沒有得到充分反映,造成了不同用戶之間的交叉補貼。其次,節點電價“短期調供需,長期調資源配置”的經典功效基本喪失。負荷側統一電價使得節點電價無法對節點負荷進行有效調節,再加上負荷側電價是事后而不是事前告知負荷,因此,負荷側失去了對電價進行響應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當前,省級電力現貨市場還是發電側單邊市場,電價信號未有效傳導至用戶,這是省級電力現貨市場建設中很大的痛點和堵點。從參與各方角度分析,電力現貨市場建設現狀還有待改進。對發電側而言,報價限價、出清限價、二次限價、超額收益回收等市場措施使得發電側難以施展身手;對負荷側而言,用電價格漲多跌少,用戶對用電價格沒有發言權;對電網調度而言,發電側因為新能源快速發展使得波動性變大,而負荷側基本是剛性的,因此,電網調度越來越難;對政府主管部門而言,電力保供穩價的壓力與日俱增。盡管在現階段,參與各方均受益的“帕累托改進”已無可能,但是至少有部分參與方受益,且受益部分應該大于其他參與方的受損,這樣的電力市場改革才有生命力。造成目前沒有市場參與方能從電力現貨市場受益的困境,主要癥結就在于改革只改了一半,市場出清電價在負荷側的調節功能出現失靈。
上海來揚電氣轉載其他網站內容,出于傳遞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時并不代表贊成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內容僅供參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